新闻 / News
招聘要求: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满足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2.在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SLAM等方面有较好的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
2022年 “普惠智能”暑期研究项目(Access Computing Summer Program(ACSP)),暨第三届“普惠智能”国际学术研讨班,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人机交互专委会、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GIX)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实验室、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学院普适计算实验室以及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健康计算与交互实验室联合主办。 项目旨在聚集全球英才,通过信息科技解决高社会影响力的挑战问题,括信息无障碍与健康监测等领域。学生通过该项目可以: 学习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新型感知方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以及论文写作等; 参与到健康、无障碍等高社会影响力的科研项目;…
2022年2月19日下午,2021CCF颁奖典礼在浙江横店举行,现场隆重颁发CCF终身成就奖、CCF夏培肃奖等奖项。清华大学史元春教授荣获“CCF夏培肃奖”。 “CCF夏培肃奖”授予在学术、工程、教育及产业等领域,为推动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取得突出成就的资深女性科技工作者。该奖以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夏培肃先生命名,设立于2014年。 史元春教授长期从事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的研究,在自然人机交互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推动了人机交互的产业化应用。 史元春教授受奖时表示,因为夏先生的卓越贡献,中国计算机界才有这么美好的科技奖项。“夏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科学家,是我的楷模”,“获此殊荣,与夏先生的名字绑定,更是鼓励与鞭策,将继续以夏先生为榜样,创新求实,追求卓越,为中国…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奥运圣火再次在鸟巢点燃 在开幕式中 有不少清华人的身影 人机交互实验室有4名学生担任冬奥志愿者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冬奥故事” 01 朱翊豪 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朱翊豪同学作为国家体育场赛事服务领域运动员看台组的一员,在最前线为运动员提供志愿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朱翊豪同学在鸟巢欣赏了多场精彩的田径赛事。除了激烈的竞技以外,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场馆内外无比热情的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后来他知道那些人是他的亲学长学姐们,他们被称为清华的“鸟巢一代”,所以当2022冬奥会志愿者开始报名时,朱翊豪同学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鸟巢的场馆服务工作,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最终被选为最前线的运动员看台组成员上岗。 这个岗位需要接受最长时间的闭环…
2022年1月27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机场智能无障碍服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成果演示验证会在首都国际机场顺利召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行官汤传俊,以及民航局、科技部、民航二所、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史元春教授、喻纯副教授代表清华人机交互团队汇报了无障碍技术研究成果,团队自主研制的电子导盲车以及穿戴式导盲装置成功部署应用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保障冬奥会期间机场无障碍出行。 团队研制的基于隐式路径与标记的空间定位方法,将端侧计算数据量从GB降低至MB级别,计算效率高、实时性好,同时无需架设额外定位装置,不影响机场公共标识系统,牵引与连续震动反馈方式为视障用户提供高安全感与强导引感受。系统稳定流畅地为视障用…
2022年1月10日,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组织召开期末研讨会,40余名师生参与了全天研讨。本次研讨会以项目为主线,史元春老师、喻纯老师、王运涛老师及博士后阎裕康分别介绍了目前团队在研的人机混合智能、人机物三元空间的情境感知与交互优化、NUIX操作系统、穿戴式生理平台等项目情况。 本次研讨会不同于以往“学生汇报”的模式,由老师介绍项目背景和研究内容为主,让学生跳出自身研究的“小课题”,宏观地把握实验室聚焦的“大问题”,学生在听取每个项目介绍后,从自身的研究方向、与项目的关联、研究价值以及未来研究的聚焦方向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与会师生获益良多。
2022年1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机物三元空间的情境感知与交互优化”启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项目牵头单位为清华大学,联合承担单位为中科院软件所,项目负责人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史元春教授。 启动会上,项目负责人史元春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等主要内容。项目围绕人机物三元空间的感知和交互开展探索性研究,旨在探索人机物三元空间中新的交互范式和数据的内在规律,建立三元空间的全景表征、情境感知、高效呈现与自然交互的计算理论与技术框架。项目骨干、清华大学阎裕康博士根据项目指南、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对项目的研究任务做出了分析和解读。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特别强调了本项目实施的三个重点,第一是心理模型的建立,第二要探索建立人机物三元空间新的交互范式,第三要注重搭建…
近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此次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全面展示我国“十三五”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携“自然人机交互关键技术”成果参加了本次展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及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参观了展览。 人机交互研究人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换的原理和技术。自然交互扭转人机关系从“人适应机”到“机适应人”,团队创新性地把人的交互意图的行为编码纳入意图推理,攻克了用户自然行为交互准确性低的领域难题,为我国智能终端产业走向世界前列提供输入性能世界领先的交互技术,并创新了移动…
招聘要求: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满足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不含)。 2.在人机交互、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SLAM等方面有较好的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 工资待遇: 1.优秀青年学者可申报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优先租住学校周转公寓或提供住房补贴;享受清华教师子女的入园、入学政策。 具体信息: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thu.salary.htm 2.实验室工资及福利待遇优厚,按照研究任务提供额外奖励和补贴;根据博士后制度规定办理本人及家属的北京市户籍迁移等。 申请方式: 感兴趣者请将本人简历(包含研究兴趣方向)以及其他能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资料,合并为一…
2021年7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人机交互自然性的计算原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科研院项目部主任朱付元和计算机系主任尹霞教授,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处长丁莹及项目主管贾燕红出席了会议出席了会议。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观看了项目成果演示,现场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本项目圆满完成了任务书约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希望进一步凝练项目成果,在科技和产业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项目顺利完成了综合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