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王运涛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技术导师

个人简介

王运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人机交互实验室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技术导师。王运涛围绕生理行为计算的自然人机交互,以“自然生理行为中交互意图的可计算性”为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端设备上生理指征鲁棒解析有意交互高效检测以及交互意图精准推理的方法与技术,突破开放环境中生理信号易扰、行为数据高噪、意图表达隐匿带来的技术挑战。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十四五重点专项课题等国家项目及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CCF-A类论文30余篇,9次荣获最佳论文奖等会议奖项,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研发的多项自然交互技术运行在华为、蚂蚁等国内头部企业的数亿台用户终端产品。荣获2022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2024年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兴趣爱好

  • 人机交互(HCI)
  • 普适计算
  • 生理计算
  • 端智能

教育经历

  • 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6

    清华大学

  • 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1

    北京邮电大学

最新动态

6篇论文被CHI 2025录用

围绕自然人机交互、AR/VR、健康方向的6篇论文被CHI 2025录用

两篇论文被IEEE VR 2025录用

两篇AR/VR相关的论文被IEEE VR 2025录用

荣获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

因为在自然人机交互的贡献,我有幸入选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

两篇论文被NeurIPS 2024录用

DreamCatcher和Voila-A被NeurIPS 2024录用

三篇论文被IMWUT录用

The earsavas dataset, G-voila 和 Ubiphysio被2024年IMWUT期刊录用

工作经历

 
 
 
 
 

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2/20/2022 – 现在 中国北京
主要工作包括: 1) 开展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领域研究工作; 2) 申请国家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 3) 指导学生; 4) 教授计算机相关课程; 5) 院系学生管理工作。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01/28/2019 – 12/20/2022 中国北京
主要工作包括: 1) 开展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领域研究工作; 2) 申请国家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 3) 指导学生; 4) 教授计算机相关课程; 5) 院系学生管理工作。
 
 
 
 
 

访问学者 (Visitng Assistant Professor/Research Associate)

华盛顿大学

02/01/2018 – 03/15/2021 美国西雅图市
主要工作包括: 1) 在 ubicomp lab @ CSE开展研究合作; 2) GIX MSTI项目技术指导教师; 3) 讲授"Managing Data and Signal Processing" and “Hardware/Software Lab 2"课程; 4)组织 普惠智能暑期项目
 
 
 
 
 

首席科学家, 联合创始人

方向科技

03/15/2017 – 12/31/2021 中国北京
方向科技是一家煤炭垂直行业的AIoT科技公司,赋能煤炭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现在拥有50+员工。
 
 
 
 
 

博士后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07/01/2016 – 01/12/2019 中国北京
主要工作包括: 1) 开展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领域研究工作; 2) 申请国家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 3) GIX双硕士学位项目技术指导教师, 4) 组织并讲授 清华GIX高中生创新营

课程讲授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3学分,主讲,2023-2024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先进计算项目
  • Essentials Towards Signal Processing and Data Management for AIoT Applications: 3学分,主讲,2021-2024年秋季学期, 清华大学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
  • Practical Training 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posal in Applied Innovation: 1学分,主讲,2019-2024年秋季学期, 清华大学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
  • Practical Training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pplied Innovation: 4学分,合讲,2019-2024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
  • 嵌入式系统: 2学分,合讲,2021秋季学期,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课程
  • Managing Data And Signal Processing: 3学分,主讲,2021冬季学期;合讲,2020冬季学期,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STI项目
  • Introduction to Sensors and Circuits: 3学分,合讲,2018冬季学期、2019冬季学期,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STI项目
  • Hardware and Software Lab 2: 4学分,合讲,2020春季学期,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STI项目
  • Integrated Launch Studio 1: 2学分,技术指导老师,2020夏季学期,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STI项目
  • Integrated Launch Studio 2: 10学分,技术指导教师,2020秋季学期、2019秋季学期,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STI项目

论文成果

共计80+篇期刊/会议论文,列表中仅包含发表的论文

(2025). BIT: Battery-free, IC-less and Wireless Smart Textile Interface and Sensing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2025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DF DOI

(2025). Demonstrating BIT: Battery-free, IC-less and Wireless Smart Textile Interface and Sensing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Extended Abstracts of the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DF DOI

(2025). The Odyssey Journey: Top-Tier Medical Resource Seeking for Specialized Disorder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2025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DF DOI

荣获奖励

“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

我以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教授(柔性引进,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的身份入选了2024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

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

因为在自然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上的成绩,我入选了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2024年度共计15位),是人工智能领域青年学者的重要奖项。

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论文奖)

Enabling Voice-Accompanying Hand-to-Face Gesture Recognition with Cross-Device Sensing(通讯作者) 获得ACM CHI 2023的 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论文奖)

Best Paper Nominee(最佳论文提名奖)

ConeSpeech: Exploring Directional Speech Interaction for Multi-Person Remote Communication in Virtual Reality(通讯作者) 荣获IEEE VR 2023 Best Paper Nominee(最佳论文提名奖)

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以人机交互为申报方向,经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成为2022年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者,全国资助人数共计445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1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

作为主要贡献者参与的科技成果 - 自然人机交互关键技术体系NUIX,荣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1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排名5/6。

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作为主要贡献者参与的项目 - 支持用户自然意图表达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3/15。

Saffron(女性安全穿戴设备)赢得X-prize银奖

Saffron,是一款专为女性安全设计的穿戴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呼吸节奏在紧急情况下求救。队员包括:Nicholas Becker, Yuntao Wang, Zoe Zou, Archisa Guharoy and Noah Hollmann, 在 Anu & Naveen Jain Women’s Safety XPRIZE比赛中获得银奖。

Discussion Paper

TouchPower: Interaction-based Power Transfer for Power-as-needed Devices (通讯作者),被选为历史唯一 9篇IMWUT Discussion Paper之一。

Best paper Runner-up (最佳论文提名奖,当年唯一)

BitID: Easily Add Battery-Free Wireless Sensors to Everyday Objects. (通讯作者),被评选为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omputing (SMARTCOMP'17)唯一的Best paper Runner-up(最佳论文提名奖)。

Best Paper Award(最佳论文奖,当年唯一)

BodyRC: Exploring Interaction Modalities Using Human Body as Lossy Signal Transmission Medium(第一作者),荣获2014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 (UIC 2014)当年唯一Best Paper Award(最佳论文奖)。

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论文奖)

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 of eyes-free, absolute position control on touchable mobile phones.(第一作者),荣获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MobileHCI ‘13) Honorable Mention Award(荣誉论文奖)。

专利

申请49发明专利,30+项专利获得授权

PCT WIPO国际专利

6项国际专利包括:

  1.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tion and/or Action Part, WO2016127745A1.
  2.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tion and/or Action Part, WO2016127741A1.
  3.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put Information, WO2016127743A1.
  4.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put Information, WO2016127744A1.
  5.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Lin Du. Human Body-Based Interaction Method and Interaction Apparatus, WO2015184778A1.
  6. Tengxiang Zhang, Yuanchun Shi, Xin Yi, Yuntao Wang, Chun Yu, Pairing method using wireless signal and wireless device, WO2020006702A1.

中国专利

共计申请38项发明专利,其中24项获得授权,包括:

  1. 王运涛,史元春,手背皮肤形变还原手指运动方法,ZL201811159627.6,(授权)
  2.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杜琳,识别对象的方法和装置,ZL201511000942.0,(授权)
  3.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杜琳,确定动作和/或动作部位的方法和设备,ZL201510069988.1,(授权)
  4.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杜琳,确定动作和/或动作部位的方法和设备,ZL201510069921.8,(授权)
  5.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杜琳,确定输入信息的方法和设备,ZL201510070064.3,(授权)
  6.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杜琳,确定输入信息的方法和设备,ZL201510069927.5,(授权)
  7. 史元春,王运涛,杜琳,基于人体的交互方法及交互装置,ZL201410243743.1,(授权)
  8. 史元春,王运涛,苏洲跃,喻纯,赵宇航,一种Eye-Free的触屏手机控制电视的方法,ZL201210056881.X,(授权)
  9. 何芃,王运涛,史元春,一种提高区块链吞吐效率的方法:中国,ZL201810725016.7,(授权)
  10. 岳阳,何芃,王运涛,史元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完全去中心社区化网络游戏:中国,ZL201810725018.6,(授权)
  11. 王运涛,刘敏怡,李宇静,史元春,一种非接触式口呼吸检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ZL202010368141.4,(授权)
  12. 张腾翔,史元春,易鑫,王运涛,喻纯,利用无线信号进行配对的配对方法和无线设备,ZL201810723952.4,(授权)
  13. 王运涛,李心成,张蓉,许稼轩,史元春,点对点层级式货物即时配送系统、方法及应用,201810478470.7,(公开)
  14. 王运涛,张蓉,李心成,许稼轩,彭鼎,史元春,一种儿童坐姿检测智能交互装置系统及方法,201810181547.4,(公开)
  15. 王运涛,张蓉,李心成,许稼轩,彭鼎,史元春,一种儿童坐姿模拟交互装置及方法,ZL201810181554.4 (授权)
  16. 王运涛,冀晓斌,王宇飞,李佳娱,夏丽艳,刘学君,一种智能磅室自动化作业系统、方法及智能磅室互联方法,201710728247.9.(公开)
  17. 王运涛,史元春,一种车辆超载监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20191079300.3.(公开)
  18. 王运涛,赵瑞冰,许斌,史元春,一种视频播放的跳转导航方法,202010043570.4 (公开)
  19. 易鑫,史元春,鲁逸沁,王运涛,眼动交互方法、头戴式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ZL202010557932.1.(授权)
  20. 王运涛,潘泽文,易鑫,史元春,一种可大规模部署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ZL2020103402488.(授权)
  21. 史元春,喻纯,潘星宇,王运涛,中文带标记错误语料生成方法、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 ZL202010299661.4,(授权)
  22. 王运涛,史元春,分析手部震颤误触的输入纠错方法、计算装置和介质,ZL202110220942.0,(授权)
  23. 王运涛,瑞图,史元春,一种基于换脸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演讲的方法和装置,ZL202010368937.X,(授权)
  24. 王运涛,夏盛溪,史元春,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货车陆运监控管理系统,201910393093.1,(公开)
  25. 徐嘉鑫,王宇飞,朱建佳,王运涛,徐乃煊,张钰晨,一种过磅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2011325201.0 (公开)
  26. 汪家南,邱凯龙,王宇飞,朱建佳,王运涛,徐乃煊,张钰晨,货物运输管理方法、服务端和货主端,202011319890.4,(公开)
  27. 孟宪岳,王宇飞,朱建佳,王运涛,徐乃煊,张钰晨,一种货运支付方法、设备及系统,202011324873.X,(公开)
  28. 吴亦凡,王宇飞,朱建佳,王运涛,徐乃煊,张钰晨,一种货车进出站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2011324874.4,(公开)
  29. 王运涛,史元春,唐健凯,一种甲襞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202311864010.5,(公开)
  30. 岳阳,何芃,王运涛,史元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完全去中心社区化网络游戏运算方法,ZL201810725018.6(授权)
  31. 史元春,李志鹏,王运涛,阎裕康,江禹,一种虚拟现实身体所有权的量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ZL202111394318.9(授权)
  32. 王运涛,庄煜洲,史元春,一种基于反射面扩展的声源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202111161363.X(公开)
  33. 王重阳,冯渊钟,凌逍,喻纯,张驰,郑思齐,梁宸,王运涛,朱思忆,何成奇,史元春,用于运动康复的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202410101004.2(公开)
  34. 史元春,王运涛,王泽宇,张奚宇星,用户主体识别的睡眠事件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202410735952.1(公开)
  35. 王运涛,张奚宇星,史元春,一种基于入耳式降噪耳机的心音还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202410749233.5(公开)
  36. 唐健凯,王运涛,史元春,张奚宇星,一种跨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202410095274.7(公开)
  37. 王运涛,史元春,兴军亮,高梓淇,陶品,喻纯,一种用户日常活动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202410719185.5(公开)
  38. 史元春,王运涛,喻纯,兴军亮,唐健凯,李哲,朱凯,一种基于生理信号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202410703230.8(公开)

美国专利

共计申请5项美国专利,其中5项获得授权,包括:

  1.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tion and/or Action Part, US10591985B2
  2.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put Information, US10261577B2
  3.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tion and/or Action Part, US10292609B2
  4.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Chun Yu, Lin Du.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put Information, US10512404B2
  5. Yuanchun Shi, Yuntao Wang, Lin Du. Human Body-Based Interaction Method and Interaction Apparatus, US10521018B2

公共服务

  • 学术任职
    • 学会任职:CCF人机交互专委秘书长
    • 副主编:IMWUT
    • 领域副主席:ACM CHI 2021、ACM CHI 2023、ACM CHI 2024、ACM CHI 2025、ACM UIST 2024、ACM UIST 2025
    • 组织主席:CCF HHME 2025、CCF HHME 2024、CCF AIC 2025、CCF ACSP 2021、CCF ACSP 2021、CCF ACSP 2020
    • 技术委员会主席:CCF CHCI 2023
    • 论文评审:IMWUT 2019 - 2022、ACM CHI 2020 - 2021、ACM UIST 2015/2021/2022、IEEE VR 2020 - 2022、ISMAR 2022/2025、SIGGRPAH 2022/2025、IDC 2020、IJHCI, IJHCS、TOCHI
  • 活动组织
    • GIX国际创新大赛: 2016/2017/2018
    • GIX高中生创新营: 2017夏/2018冬/2018夏/2019冬/2019夏
  • 社会服务
    • 2021年7月至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工作组组长
    • 2019年6月至今,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助理
  • 志愿者
    • ACM CHI 2015, Ubicomp 2011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