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喜讯|人机交互实验室3位同学分别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本科论文

祝贺人机交互实验室古裔正同学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杨昊华同学获得优秀硕士论文,张奚宇星同学获得优秀本科论文。

|论文题目:手指触摸运动控制模型与高效触摸交互方法

|作者:古裔正

|摘要及研究价值:论文提出手指触摸运动控制模型,从手指触摸动作中提取本质特征,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创新触摸交互方法:提出了高准确低延迟的泛在表面触摸检测方法;提出了高可用性的泛在触摸手势识别和文本输入方法;提出了多指触摸交互中的高效防误触方法。研究将将触摸这种可用性极强的人机交互方式拓展至触摸屏之外的泛在表面(非数字的桌面、墙面、人体等),对于AR/VR等下一代智能交互场景的交互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IMWUT、UIST、CHI等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另有共同一作1篇,学生一作1篇;获得已授权专利3项目,已公开专利5项目;曾获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

|论文题目:基于虚拟现实生理反馈的慢性偏头疼治疗方法

|作者:杨昊华

|摘要及研究价值:论文提出虚拟现实中基于心率变异性的慢性偏头痛生理反馈治疗方法与系统,具有随时随地可用以及设备易获得的特性。通过为期 12 周、36 位慢性偏头疼患者的实地用户实验中,在阿片类药物摄入量、头疼天数以及抑郁评分三个指标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用户主观评价与评分体现了本文提出系统具有优秀的用户使用体验。本文提出的虚拟现实中基于心率变异性的慢性偏头痛生理反馈治疗方法与系统具有极高的医疗与使用价值。

|论文题目:用户主体跟随的咳嗽连续检测技术

|作者:张奚宇星

|摘要及研究价值:咳嗽连续检测技术普遍具有主体跟随能力缺陷,限制其健康应用场景。论文基于端到端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方法,提出了两种用户主体跟随的连续咳嗽检测模型——EarCough与FuseCough,并基于用户实验构建了首个针对主体跟随连续咳嗽检测任务的同步数据集。该工作基于数据集评测了EarCough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实现优于相关工作的主体咳嗽识别精度,且具有降噪耳机可部署性。论文研究成果可有效扩展连续咳嗽检测技术的健康应用场景。

|攻读学士期间成果:作者攻读学士学位期间,在Methods期刊上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2021 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优秀选手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