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期,清华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并公布了优秀毕业生及优秀毕业论文表彰名单。人机交互实验室陈嘉怡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风采 陈嘉怡 2022级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清华大学优良本科毕业生 毕业去向:密歇根大学攻读信息学博士学位 陈嘉怡是2022级全球创新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项目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史元春教授和王运涛副研究员,专注于人机交互与健康领域的交叉研究。其毕业论文以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深入分析患者的信息检索行为与求医策略。研究发现,传统医学的诊断评级标准模糊且高度依赖医生经验。为应对这一挑战,论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痉挛程度的自动化量化与辅助诊断,设计了痉挛程度的分级体系,并开发了一套…

2025.06.28

6月16日至19日,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同日开幕的“人人享有无障碍:构建包容未来”主题展览在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隆重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联合国人权高专图尔克、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纯贡、奥运冠军江旻憓等嘉宾致辞。来自全球的常驻代表、高级外交官、国际组织官员、媒体记者等共3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受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邀请,王运涛副研究员代表实验室参与此次展览,并展示了两项实验室信息无障碍的前沿技术成果。 其中,实验室与联想集团人机交互创新团队联合研发的AI眼动追踪辅助沟通系统,为渐冻症等重度运动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普惠化的交互新方案。相比传统动辄数千元的专用眼动设备,该技术无需额外硬件,仅依赖普通电脑或平板的前置摄…

2025.06.20

2025年5月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进行了上海站走访交流活动。项目组8家单位共30余名骨干共同走访了项目参研单位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美特公司),深入探讨项目成果应用场景的具体实施方案。 项目组成员合影 赛美特公司董事长李钢江先生代表赛美特对项目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亲自从发展历程、荣誉专利、品牌矩阵等几个方面对公司进行了介绍,并请项目组成员观看了公司技术成果的应用展示。 李钢江董事长致辞 课题三负责人兴军亮研究员报告了项目的整体目标是构建面向混合智能的新型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实现从自然人机交互接口设备、感知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和混合智能计算平台三个层面的突破;通过在智能制造和编组作业等国家重大需求场景中的典型示范,为混合智能…

2025.05.08

2025年5月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在杭州浙江大学组织项目实施专家研讨会,项目组邀请了专项总体专家组复旦大学薛向阳教授、浙江大学陈为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殷昱煜教授,相关领域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马利庄教授、同济大学赵生捷教授、浙江大学巫英才教授、浙江大学潘纲教授、南京大学谢磊教授参加了会议。 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合影 陈为教授首先代表浙江大学对所有专家和项目组成员表示欢迎,并预祝项目组在专家们的指导和项目负责人史元春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丰硕成果。 陈为教授致辞 项目负责人史元春教授向参会专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项目目标、实施方案等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三个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喻纯副教授、於志文教授、兴军亮研究员介绍了各课题近半年来的研究进展。  史元春教授向参会专家介绍项…

2025.05.07

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大模型能力的显著提升,通过自学获取知识技能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尤其在计算机等学科的学习中,通过完成项目进行自学十分流行。但是由于自学过程中缺乏指引与帮助,自学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这份研究全面地探索了项目式自学中学生亟需的支持,并设计实现了自学平台AutoPBL。AutoPBL通过提取并共享项目式学习上下文,系统性地将大模型嵌入到支持系统的设计中来完成各方面教导职责。用户实验证明通过AutoPBL学习能明确当下时务,因此显著提升学习效果、降低认知负担并且促进元认知提升。  · 论文题目:AutoPBL: An LLM-powered Platform to Guide and Support Individual Learners Through Self Proje…

2025.04.29

2025年3月29日,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共有53个项目及个人获奖,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9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17项,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15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王运涛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得到中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的支持,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王运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研究团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自然动作交互,提出建模自然动作交互固有人体动力学时空关联特性为贝叶斯…

2025.03.31

最近,全球 AI 和机器学习顶会 ICLR 2025 公布了论文录取结果:清华人机交互实验室与蚂蚁数科联合团队提出的全新具身协同框架 BodyGen 成功入选 Spotlight(聚光灯/特别关注)论文。 论文题目:BodyGen: Advancing Towards Efficient Embodiment Co-Design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3.00533 项目代码:https://github.com/GenesisOrigin/BodyGen 本文研究探索了一个有趣但引人深思的问题:机器人能否像生物一样自主进化?团队通过实验给出了肯定答案:结合强化学习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BodyGen 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演化出适应当前环境的最优机器人形态及…

2025.03.23

近期,清华人机交互实验室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Prompt2Task: Automating UI Tasks on Smartphones from Textual Prompt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发表于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TOCHI)。此研究提出了一个自然语言驱动的任务自动化系统Prompt2Task,通过动态知识库构建与渐进式用户介入机制,成功实现零代码任务自动化,显著提高了自动化任务的成功率。这项研究成果为UI任务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教程创建、智能助手、客户服务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LLM时代下的智能手机AI Agent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AI Agen…

2025.03.21

2025年3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北京站走访交流活动成功举行。在项目办公室的组织下,项目组8家单位共30余名骨干共同走访了在京的两个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和启元实验室。 项目组走访交流活动合影 上午,项目组成员首先参观了计算所展厅,了解了计算所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郭崎研究员对项目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在计算所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在软硬件方面与项目组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项目工作,实现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的关键技术突破。随后,赵永威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计算所在高能效芯片方面的研究基础,并希望结合具体人机交互场景,进一步提高智能芯片能效、支持感算和交互设备的研制。 郭崎研究员致辞 赵永威副研究员介绍课题研究基础  …

2025.03.16

2025年3月14日,清华大学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负责人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史元春教授,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启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家单位共同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管理团队、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项目顾问专家及项目组40余人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薛巍教授主持了会议。   启动会现场 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丁莹副处长致辞,介绍了当今新形势下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要求方面的变化和总体要求,…

2025.03.16